“霾没”6天次数 这10年是头40年三倍
今天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绿皮书——《应对气候变化报告·2013》(以下简称“绿皮书”)指出,研究表明,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。其中,雾日数呈明显减少,霾日数明显增加,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。连续6天的霾的过程的次数,是上世纪的3.1倍。此外,从1981年至2012年的数据显示,冬季霾日数明显偏多,占全年比例超四成。
雾霾天气会给气候、环境、健康、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,因此,急需引起各方重视,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。
天气趋势霾增雾减
人为的“打败”天然的
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雾霾天气成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,分析1981年至2010年数据显示,霾天气出现频率是冬半年明显多于夏半年,冬季霾日数占全年的比例为42.3%。
绿皮书指出,从时间跨度来看,1961年—2012年,中国中东部地区(东经100°以东)平均年雾霾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。近52年来,年雾霾日数最多的是1980年,有35.8天。
统计显示,20世纪80年代以前,中国中东部地区平均雾日数基本都在霾日数的3倍以上;20世纪80年代以来,雾日数呈减少趋势,而霾日数呈增加趋势,雾霾日数比例逐渐减小,特别是2011年和2012年的霾日数均超过雾日数。
对于雾和霾的区别,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解释说,从气象学角度讲,雾和霾是有本质区别的,雾是由水汽组成,水汽遇冷就结雾,雾本身并不是一种污染。霾是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的,颗粒基本在微米量级,不像雾是在十几或者二十个微米的量级。
时间趋势 连续6天霾过程是过去3倍
绿皮书称,中东部地区连续3天以上霾过程站次数在20世纪虽然略有增加,但总体变化不大,但进入21世纪后,连续霾过程站次数增加显著。
数据显示,持续3天以上的霾过程站次,2001年至2012年的监测平均值,均为1961年至2000年监测平均值的两倍以上,其中,持续6天霾的过程,监测数据是对比数据的3.1倍。
陈振林介绍,10月以来,部分地区超过20天。
地域变化东增西减
中东部雾霾天超过百天
从空间分布看,雾霾日数变化呈东增西减趋势。东北、西北和西南大部地区雾霾日数每年减少0—0.5天,除新疆北部外,西部地区年雾霾日数基本都在5天以下;华北、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呈增加趋势,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。
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雾霾日数为25天至100天,局部地区超过100天。
对比分析年霾日数变化可以看出,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,大城市和小城镇年霾日数差别不大,但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,大城市霾日数明显较小城镇偏多,大部分年份偏多超过50天。
从不同城市来看,小城镇基本上是在21世纪初才开始有明显增加,但石家庄21世纪以来霾日数明显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偏少,但其霾日数最多的年份却是在1980年,为135天。
治理 应建立跨地区联防联控机制
雾霾天气持续增多,我国政府也在出台一系列整治净化空气的措施。
今年10月,我国首个区域性气象中心——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挂牌成立。该中心将在今后为京津冀地区居民制作发布重污染天气、雾霾预警信息及市民健康指数等预报服务。
绿皮书提出,我国的大气污染呈现地区污染抱团的趋势,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,必须实施区域联防联控。例如。
绿皮书认为,中国尚没有建立实质性的应对机制,可考虑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制度创新,如建立跨地区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委员会等。在进行区域联防联控时明确不同地区的责任,充分考虑各地的环境容量、承载能力和成本等因素。
除了地区间和城市间的联防联控之外,还需要建立部门和行业间的协作控制机制,使相关部门做到数据共享、措施共同制定、执法协作配合。
雾霾天气的出现与气象条件变化密切相关,同时,应积极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观测数据资料的跨部门共享平台的建设,发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技术方法。